东方网记者刘轶琳5月27日报道:今天,以“苗护青春 健康校园”为主题的“大学生全生命周期健康科普HPV校园行活动”在同济大学举办。

此前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酿酒酵母)的多项新适应证已获得国家药监局的上市批准,适用于16-26岁男性接种,成为中国境内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可适用于适龄男性女性接种的九价HPV疫苗,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了“男女共防HPV相关癌症及疾病”的新阶段。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华克勤教授指出:“大众更多关注的是HPV感染对于女性的危害,但其实男性也同样面临HPV感染所带来的疾病威胁。持续感染高危型别的HPV会增加男性患肛门癌、阴茎癌、口咽癌等恶性肿瘤的风险。其中,88%的肛门癌归因于HPV持续感染,约90%的生殖器疣与低危型HPV6和HPV11感染有关。”

尽管HPV感染会带来疾病威胁,然而相较女性而言,但公众对男性HPV感染的认知尚且不足,仍存在“男性感染HPV没有危害或后果不严重”、“HPV感染只引发女性宫颈癌”、“男性没必要接种HPV疫苗”等诸多误区,导致许多男性乃至公众对这一潜在的健康风险缺乏足够的警觉与重视,更容易低估男性感染HPV的风险。

“防治HPV不仅是个体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的责任。高校作为疾病预防教育的前沿阵地,我们可以将相关理念融入学校的教育体系,全面推进‘医教融合’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落地,从而提升公众对疾病预防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共同推进包含HPV在内的所有疾病的各类疾病的防控工作。”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孙晓冬副主任表示。

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王帆研究员表示:“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HPV持续感染引发的病变风险、潜在传播风险等挑战依然严峻。与此同时,大学生正处于健康行为养成的关键期,更是家庭健康观念的传播者,我们更应加强HPV健康传播。”

活动当日,同济大学通过开展HPV科普讲座《大学第一课》和《HPV疫苗,今天你打了吗?》健康科普情景剧,为同学们深度解答相关疑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